骨重神寒
骨重神寒是什么意思(字词含义和详细解释)
1、骨重神寒读音为gǔ zhòng shén hán,意思是谓体态稳重,气质沉静。
2、汉字解释:
(1)、骨
表示声、形、动作。如:骨都都(形容连续不断向外冒);骨骨农农(咕咕哝哝;嘀嘀咕咕);骨辘辘(象声词。滚动声)
骨嘟
[pout ones lips] 也作“骨笃”。(嘴)向前突出;撅着
只有秋公骨嘟了嘴,坐在一边。--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
骨朵儿
[follicle;flower bud] [口]∶未开放的花朵
这叫童子面,花期迟,刚打骨朵。--《茶花赋》
骨碌
[roll] 滚动
排球在地上骨碌
但就在路上睡么?路只有一尺来宽,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?--《老山界》
骨碌碌
[move
(2)、重 <形> chong
(字源见“重”)
重复,重叠 [repeated;again;once more]
四阿重屋。--《考工记·匠人》。注:“复笮也。”
设重帘。--《周礼·掌次》
余将董道而不豫兮,固将重昏而终身。--屈原《涉江》
王无重世之德。--《史记·春申君传》
重金兼紫。--《后汉书·吕强传》
圜有九重,孰营度之?--《楚辞·天问》
又如:这两个例子重了;重句(重复的文句);重字(重复的字);重卦(重叠八卦);重席(重叠的垫席);重轩(双重栏杆)
双,成对 [double]
盖二以重。--《
(3)、神 <名>
(会意。从示申。“申”是天空中闪电形,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,威力无穷,故称之为神。本义:神灵)
传说中的天神,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[god;deity]
神,天神引出万物者也。--《说文》
以祀天神。--《周礼·大司乐》。注:“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。”
阳之精气曰神。--《大戴礼记·曾子天圆》
操蛇之神闻之,惧其不已也,告之于帝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又如:神司(负责某种职责的天神);神会(迎神赛会);神祗(神指天神,祗指地神。泛指神明);神浒(神仙游玩的水边);神馆(神仙或神灵所居的馆所
(4)、寒〈形〉
(会意。金文外面是“宀”,即房屋;中间是“人”;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“草”,表示很多;下面两横表示“冰”。寒冷是一种感觉,人们虽能感觉到,但是却看不见。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,人踡曲在室内,以草避寒,表示天气很冷。本义:冷,寒冷)
同本义 [cold]
寒,冻也。--《说文》
凉是冷之始,寒是冷之极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注
乾为寒。--《易·说卦》
若不可寻也,亦可寒也。--《左传·哀公十二年》
以享司寒。--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
北方曰寒风。--《吕氏春秋·有始》
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
3、相关诗词:
(1)、唐儿歌(杜豳公之子)(李贺)----杜郎生得真男子。骨重神寒天庙器,一双瞳人剪秋水。竹马梢梢摇绿尾,银鸾睒光踏半臂。东家娇娘求对值,浓笑画空作唐字